國科會表示,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珊瑚研究成果,9月再度登上國際知名的蛋白質體學期刊最新一期封面,海生館台灣珊瑚研究中心的成果已連續2年獲此榮譽。

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舉行「台灣珊瑚共生研究迭獲國際肯定—動植物跨界共生的解密研究」記者會。

國科會表示,珊瑚共生主題研究團隊在國科會、教育部多年經費的支持下,對珊瑚共生現象進行解密研究,並以本土生物為研究對象,近年來已有不少突破發現,成為台灣在國際上極具特色且領先的研究領域。

蛋白質體學期刊(PROTEOMICS)為人類蛋白質體解碼組織(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,HUPO)指定代表期刊,對生命科學的研究方向具指標性影響,國科會說,去年慶祝期刊10周年的紀念封面,也是選用海生館珊瑚共生的研究成果為代表。

珊瑚的脂質體在1980年代被發現,外界對其組成、特性及功能幾乎未知,並曾被誤認為是珊瑚的細胞核。

國科會指出,直到海生館研究團隊發現珊瑚的脂質體屬1種共生時才出現的獨特胞器,可反映出珊瑚與渦鞭毛藻共生關係的狀態,及作為評估珊瑚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。

國科會說,研究團隊今年進一步完成珊瑚脂質體的純化及成分鑑定,已鑑定出至少7種以上的脂質以及42種以上的蛋白質組成。

根據這些組成分子推測,珊瑚脂質體不僅只是能量代謝、儲存的胞器,更參與了胞膜循環、細胞骨架動態平衡、細胞緊迫反應及珊瑚發育等多種機轉。

國科會表示,脂質體獨特的組成及超微結構,反應珊瑚細胞與渦鞭毛藻細胞間複雜的交互作用,同時顯示脂質體在珊瑚共生機轉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
國科會強調,珊瑚共生系統是目前生態系中最清潔、最具效率的營養循環及能源生產系統,並為研究動、植物間免疫型態的重要模式,透過發展這塊領域,對人類日後環境的減廢,糧食的生產以及醫療上的應用,都將有很大的潛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dis31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